溫馨提示:隨溫度日趨,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細節問題,現做如下勸告:1、經銷商和施工隊在膠漿儲存方面應選擇陰暗通風處,避免陽光直射,因在陽光直射下會造成膠漿內部溫度升高,從而會導致膠漿黏度降低、稠度變稀,為施工人員帶來不便,也會造成膠漿出現下垂或流淌現象
2、施工人員應避免中午時分進行施膠作業,因中午時分基材表面溫度會較高,也會導致附著表面的膠漿因溫度過高而出現下垂
3、在炎熱的夏季施工,會很容易引起剛注完未固化的膠漿內部出現蜂窩狀氣泡,從而導致膠漿外部出現隆起即常說的起鼓問題,這種情況醇型膠會更明顯一些,建議注膠時避開太陽暴曬,以緩解起鼓現象
:在使用前,務必確認密封膠與粘結材料的相容性和粘結性。
第二:密封膠應在溫度4℃~40℃,相對濕度40%~80%的清潔環境中施工,可以獲得較佳的粘結效果。
第三:對需粘結基材表面進行清潔,除去灰塵、油污、或其他污物,貼上臨時保護膠帶。
第四:按照需要的大小,切開膠嘴。嘴的直徑應小于注膠口厚度,以便嘴能伸入其二分之一深度。待基材表面完全干燥后進行注膠。密封膠的擠注動作應連續進行,使膠均勻地連續地以圓柱狀從注膠嘴擠出,均勻緩慢地移動,確保接口內充滿密封膠,防止嘴移動過快而產生氣泡空穴。
第五:注膠完成后應立即進行修飾,并去除臨時保護膠帶。
5、結構膠在使用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?
使用前應注意以下幾點:
a.結構膠是否在保質期內,牌號是否正確;
b.打膠工具是否處于正常狀態;
c.施工環境和場所是否符合要求;
d.結構膠與其接觸的基材是否進行了粘接性和相容性試驗。
6、如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減小結構膠的粘結寬度?
按常規設計,結構膠粘接寬度按JGJ 102《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》計算得出。如果減小結構膠的粘結寬度,那么需要改變設計,如減小板塊分格、減小玻璃自重等。按非常規設計,需要論證,保證安全的前提下,選用超高強度的結構膠來減小粘接寬度。